你走在街上,看到劲爆的一幕,掏出手机拍了下来,然后定位、加标签、分享、圈人……这着实是一个有些反人类的浩大工程。然而幸运的是,Facebook的全新专利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在摄像头开启的情况下,用户随时可以连续拍摄视频,选出最佳图片,根据人物、地点和事件自动打上标签,并可以对面部及声音进行识别,简化分享方式。
概括地讲,这项专利让用户在拍摄视频时可以连续拍照,并选出最佳图片,根据照片中的人物、拍摄地点和对应的事件自动打上标签,还可以识别被拍摄人物的面容和声音。另外,使用者拍摄的内容能产生大量的数据,Facebook 则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提供更多有意思的服务。
第一项专利,可以让用户“边拍边摄”——将用户拍摄的视频拆分成多张连续的静态图片。目前尚不清楚具体的操作方式。
另外一项专利主要是通过识别人脸、品牌商标、产品照片、地标等图像,让 Facebook 自动为照片添加标签,方便分享。对 Facebook 来说,不论用户是否选择显示标签,这项功能都能为 Facebook 带来大量数据,方便 Facebook 知晓用户拍摄视频的相关信息。
第三项专利的内容是借助 Face.com 的面部识别技术,利用用户和身边朋友的手机中所有的传感器,通过匹配两名用户手机麦克风收到的音频内容来判定二人是否在一起——我是说,呆在一起。
在知道了用户是谁、和谁(呆)在一起之后,Facebook 会对用户的视频内容画面进行分级,找出视频中的“亮点”。Facebook 会查看用户和视频中出现事物的“关系密切程度”,以及这些事物的“流行程度”,将这些数据与其他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这样 Facebook 就可以精确地猜出用户想要分享的内容,然后将这些内容集成到“媒介轮(media wheel)”中。
在分享视频之后,用户就可以在时间线上通过缩略图看到“精华内容”了。